看懂這些觀點 撰寫文案我們不只是于撰寫文字了
我入行的時候,也頂禮膜拜廣告史上那些神一樣的文案作品。奧格威的勞斯萊斯長文案、伯恩巴克的大眾甲殼蟲和安飛士租車、尼爾法蘭奇的金牌馬爹利、David Abbott的芝華士父親節、許舜英的中興百貨、李欣頻的誠品書店、詹偉雄的草山先生、團長的蘭喬圣菲……
我一直認為,文案是廣告公司最重要的職位,但文案拿的薪水卻是全公司最低的。
道理很簡單,文案毫無技術壁壘可言。文案就是個寫字的,理論上來講只要識字、有正常的讀寫能力就能做文案。
在廣告公司做文案的,大學專業學什么的都有,我見過的就有學法律的、學物理的、學數字的、學機械制造的,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做廣告以前,還是做廚師的呢。
正因為文案沒有門檻,誰都能寫上幾句。所以同級別同資歷的策劃、美術、包括AE,薪水都比文案高。
因為策劃至少還要懂一些營銷理論和市場趨勢,美術需要懂得使用PS、AI等軟件,AE還能搞定客戶帶來生意,而寫字人人都會。
絕大多數營銷運營案例背后,都會有心理學規律在起著作用,影響我們的選擇和判斷。
比如我們的大腦會覺得:
漂亮的就是好的。所以行頭、包裝以及視覺很重要。
未知的就是危險的。所以一定要讓用戶有熟悉感,可以和熟悉事物做關聯。
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就是好的。不然為啥現在健身行業都說健身完了更吸引異性?
越能看得到的東西越是好東西。所以我們總是說要場景化、具象化、細節化。
越是經久不變的越重要。所以百年老店就是好啊。
越大的東西越重要。所以現在那些高端品的包裝是越做越大了,拆了一層又一層。
重復越多的越重要。所以洗腦廣告一直到現在都很盛行。
越能打動情緒越重要。所以你看那些抖音短視頻爆火的都是啥樣的。
這些都很直接就能刺激大腦反應,馬上影響消費者認知心理,進而影響決策。